專技社工師考試準備感想與心得

暨臺大社工轉學考二戰

Stanley Y. Lin
Jun 12, 2021

前言:回到大四那年

認真想過考證照這回事,應該是大三暑假第二次實習結束後。

為了分享本文方便,所以還是貼一下話語霸權

不論喜歡社工專業與否,既然都已經完成了考選部的規定,應考不過就是理所當然而已。回到學校之後,一方面準備學校的家事法社工學程,深陷民法親屬與家事法的玄妙之中;另一方面正進行研究所的推甄與考試,因此大四上並沒有修很多課。

轉眼來到大四下,但期初卻面臨無法畢業的窘境。過去在系上的選修過少,以致於還欠7學分,在這補滿選修課的過程中,接連遇到兩堂課都停開,直到三月中(加退選)才在同學的建議下,選了「社會工作管理」這門課。卻沒想到日後這門課,對我助益良多。

最後一學期,同學們的話題大多是畢業後要做什麼,除了最基本的當社工之外;也有師培多年,打算從事教職或專輔的同學;而男同學則在討論反正還要去當兵,不如報考一年制的志願役軍官,或是早得到免役資格等等。雖然迷茫,但大致有架構,不過最多人討論的還是考社工師,這個想法也於此時在我心中扎根。

報名前

兩年之後,已是碩班的第四個學期。進度稍快的同學早已在論文計畫書口試,甚至準備畢業,但我卻剛開始要找老師而已。

一月開始在全球加劇的疫情,逐漸打亂了大家的步伐。各級學校延後開學時間到二月底,有些學校更是延到三月初。而我原先在傳院的工讀,也變成了分成三天的防疫班,負責在傳院大樓後門量體溫、蓋手印。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學期初,我就找好指導教授了,算是完成自己這個學期的目標(二下找指導教授、三上資格考試,最晚三下畢業)。本想說可以開始去臺灣圖書館收集資料,但在兩週後的3月20日,新北市的公共場館暫停開放,就這麼一路閉館到五月。

不禁回想若研究不能進行時,有什麼事是我之前想做卻沒做的,此時便想起了埋藏已久的社工師考試。加上前面幾年陸續聽到同學上榜的消息,在聽過這些過來人經驗(催眠)之下,感覺國考並不如以前所想的困難;更逢原於7月25日至27日舉行的第二次專技考試將改至8月1日至8月3日(即順延一週),這一切都讓我覺得今年正是時機。

準備期間

建議1:先分析自己應考的優劣勢,排列準備順序

目前的社會工作師共計六科專業、一科普通科目(即國文作文);考試題型為專業科目申論兩題選擇四十題占分各半,普通科目為作文兩題。及格標準為「應試科目總成績滿60分」,但需注意專業與普通科目的加總計算,細分為下:

  1. 普通科目成績乘以10%
  2. 專業科目六科成績平均分數乘以90%(其中平均分數必須超過50分)
  3. 兩者相加後總成績60分以上

相較於其他專技人員來說,加考作文顯得有點疊床架屋,因此過去一直有廢除普通科目(國文作文)的倡議,不過近來卻反倒出現加考「英文」的研議,有點詫異,但因不在本次的分享中,尚不論之。雖然無法改變考試型態,不過應試上倒不用太過擔心該科,因為國考算是很仁慈的兩題都會給引文,可以藉此發揮。此外也不見得是以社會工作為題,倒覺得只是在測驗考生的中文語文能力。(所以只佔了考試成績的10%)

所以策略上當然要以六科專業為主,就我而言,因為已經兩年完全沒碰過社工的書,一開始的時間都在找回過去的記憶,但大學期間也考了兩年轉學考,讓我覺得「社會工作」此科是我最熟悉的部分,初期便以此科為頭陣。另外「社會福利」雖不是指定考科,但可以做為準備「社會工作」與「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」時的衍伸。

而最令我擔心的科目則是「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」及「社會工作研究方法」,因為從大二大三之後就再也沒有碰過這些內容(人行是對於生物部分的不熟悉;研究法則是當初沒有打好根基),成為花最多時間準備的科目之一。另外「社會工作直接服務」、「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」因為涵蓋內容太廣(個案團體社區),或與時俱進(法規政策更迭),所以需要額外做整理。(社政立法法規眾多難猜走向,直接服務的申論題必定是三大方法中各一,C3取2。)

(一)四月中至五月底:先念自己有的東西(課本及PPT)

一開始就是整理一下以前上課時候老師的PPT(大學階段PPT內容很豐富的課有:人行社環、社政法、社工管);還有自己在課本上或筆記本寫下的重點,把它變成Word形式。

由於在傳院的工讀變成防疫工作,生意興隆(如早九、大一必修等)的時段,打鐘前後半小時內會有150人上下(首次進教學區量體溫),不過一過了這個時間,或是本來就比較冷門的課段也有可能不到10人,所以除了管制門禁外有很多時間可以做自己的事。

五月在處理班上拍畢業照的事情

(二)六月:借書以補足上課講義未提及的部分

到了六月中旬,我才開始慌張說沒有唸到的科目該怎麼辦,也是此時我把其他考科的書給補齊(參閱文末「政大圖書館」借閱)。因為講義類的東西,只是老師自己的備課內容,可能受限課程只有18週的關係而有所調整,把他認為不算重要的東西移除。

建議2:莫忘初衷,但考試不是唯一

因為已經修完研究所課程,所以這個學期沒有修課(原本是預計寫論文用)可以說除了念國考之外沒有太多外務。同一時間,已經碩二。碩士班修業年限為一至四年,但一般碩二就會先辦畢業典禮,然而研究所並不如大學部會有畢籌會幫你籌辦畢業活動,意味著什麼都要靠自己,所以四五月的時候我都在籌辦畢業拍照、做紀念品的活動。雖然也有不少時間是在當工讀生,不算是全職考生,但與在職的朋友相比,仍是幸福的多,在此對於在職考取的夥伴們表達最高敬意,也希望未盡的夥伴不要氣餒,所有的努力都不會是白費。

另一方面,去年的疫情到了四五月開始趨緩,所以我幾乎每週末都在外面晃(四月有去過三峽、北投,五月則是週五就回家或是去大稻埕)不然就是在傳院支援上班(代班在職專班、大學面試、畢業典禮),或許會被認為是都在不務正業,但其實我正在使用的是「轉移注意大法」!

走筆至此,突然想起一代宗師裡面的台詞:「該燒香燒香,該吃飯吃飯,該辦的事,天打雷劈也得辦。」倒不是有什麼國仇家恨要你去找馬三報仇啦,而是若有什麼事情是你真心想做的,那麼你不論如何都一定會去實踐它,但是當生活只剩下這件事也是滿無奈的。

不論準備考試的時長、每日進度為何,這段期間不免會遇到懷疑自己的時候,但我想這是與自己的對決,總歸還是一句:「我為何要考社會工作師?」對我來說,我是因為從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畢業,想為自己這四年來的學習作個交代。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原因與故事,所以只要不忘初衷就已經勝利一半了,不妨多做些讓自己心情愉悅的事。

可以去自己相信的地方祈求一切順利,增加正向力量

(三)七月前半:二戰臺大社工

我剛考完指考的時候,就聽說過當屆(103)有人是大四來國考練筆的。當時的我卻還深陷在想念臺大政治的情緒當中,卻沒想到六年之後我也來做一樣的事情了。

在幾經掙扎的大一結束後,緊接著是第一次的社工轉學考,結局當然是鎩羽而歸。

那次,正是被「社會福利的屬性」考倒,因此大二發憤選了「社會福利概論」這門課,並且成為這門課的第一名(忘記是期末考還總成績)。而日後上社政法與在公所實習時,才發現這套東西的妙用之處,再再應驗了這些知識總在不經意處具有大用。

記得中午在二活全家看著青澀的考生捧書苦讀,不免想起過去的自己;這次再戰,臺大情結依舊,午休仍不免俗買了罐仙草跑去伯公亭焚香祝禱,還是期盼進入112。但倒是沒有太強烈的得失心,不如說只當作國考前哨戰而已。那時便想,縱使最後不是我正取,還是要恭喜正取的同學,因為他們不只上臺大還考贏一個社工師。

(四)七月後半:考古題、整理最終筆記

考完臺大後,終於可以心無旁騖地面對本次的主角,高考社工師。

外面說到練考古題,一般會說練前三年、前五年或是前十年,而我則是準備了從104–1開始到109–1五年共11次(其中106–2部分科目補測,為12次)的考古題,不過因為我是屬於練選擇題派,要求自己寫選擇題的速度要快(20–30分鐘),有時候甚至一天可以寫兩三份,所以兩週的時間對我而言剛好,否則近七十份的考題要在14天內完成可能會是負擔。

這個時候才看課本是絕對來不及的,若還是覺得不穩的話,就應該借用考古題來判斷重點在哪。當你選擇題寫得越多的時候,就可以歸納出題的趨勢。可以試著用手寫整理一份出題率高的部分,熟悉一下如果需要手寫(申論題)時,有哪些東西必須被提到。(考前就只看這個筆記,還想多帶東西進考場考前複習的話,不如帶有做過詳解的考古題,複習也只挑錯的題目就好,再問一次自己知不知道為什麼正確答案是這個。)至於準備申論的部分,由於我都沒寫申論題,好像也沒什麼好說的,倒覺得考古題階段不要因為寫不出申論題而緊張,就直接開書查資料沒關係,不該在考前滅自己威風。

建議3:不見得自大,至少要有信心

在我深入學習中國古拳法之後得到以下心得:要將心理戰術升級,「嚇死他」。不過電影當中也讓我們看到,到了下一回合,還是要用平常精練的「金蛇沾黏手」,這個招數的要訣就是一個字「鎖」。以考試來比喻的話,就是你的基本功還是要練,而且要練到怎麼甩都不會開的境界。

孟子曾說:「說大人,則藐之。」當然考試不是談判,我們遇到的也不是什麼「巍巍然」的人物,不過到了考前兩週,最重要的就是氣勢!這個時候就是要藐視考試,覺得這什麼東西,幹嘛浪費時間去考,會去考不過是給它面子。想想之前的苦日子都撐過去了,這考試也不過兩天,有你平常練得多嗎?心理素質要夠強大,肯定自己的努力。倒不是「我得志,弗為也」,而是「我得志,當為何」?

小分析與考猜

由於事前同學志祥跟我說了Reamer 的倫理,而我忘了一乾二淨,所以在準備轉考、國考階段,我都把「倫理」視為重要的考題。不過社會工作師本來就是一份與人高度相關的行業,因此處理人際、事情、組織關係的倫理本就是重要的規範。(去年臺大社工概論正好就有一題組是倫理兩難)

而管理、政策立法、研究法則可將其視為包著「社會工作」外皮,本質上仍是管理學、行政學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,所以在唸這些科目時,我都會問自己社會工作師為什麼要會這個?如果我是一個管理者,我要怎麼運作一個組織?如果我是一個領導者,我會如何制訂政策?如果我是研究者,我要怎麼測量與分析一份資料或人口群?

另外與社會工作相關的就是三大工作方法(也就是直接服務),可以問問自己是不是記得幾個重要的處遇模式,社會工作的核心價值是什麼?社會工作實施的過程是什麼?社會工作及其相鄰專業的區別?

考場分享(考選部國家考場)

因為我考的是「第二次」考試(也就是七月的),是畢業季之後,所以報名人數很多,其中又以護理師考試人數最多,各家護專甚至會像以前國高中一樣設有考生服務站,很熱鬧。試場外面會有很多補習班在發最後臨陣磨槍的考猜或重點整理,也以護理師的最多,我就拿了兩三家的,覺得基礎醫學好難,好像沒學好生物。社工師雖然乏人問津,但我還是有加志X的Line拿了一本,就當作是別人幫你猜個題,可以略看,不要迷信。

考場人數很多,水很燙、廁所很臭,雖然各類科考試時間應該會錯開,不過別忘了社工師也是數千人考試的科目,所以會有很多人跟你同時搶這些設施,要有心理準備。相較於第一天很熱鬧,第二天還要待到18:40(最晚出門的科目),就為了考兩篇作文,基本上會心浮氣躁(我那個試場一堆人在睡覺),我是用在思考晚餐要吃什麼來維持精神。而兩天的午餐分別在世新附近、麥當勞解決。午休沒多久,別亂跑比較好(因為我在台北沒車),本來想去景美解決的,想想還是算了(好像有考場代訂便當服務)。

結語

在前陣子完成了拖延已久的碩士資格考試(計畫書口試)後,才終於有空可以寫這篇,明明名次也沒多前面,但還是很想寫一篇大篇的,畢竟上榜還是一件令人喜悅的事。

這次考試,可以說是直面大學的自己,從質疑到肯定、從為敵到共戰的過程。三個月大概比四年唸得還認真吧,雖然相別兩年,倒比大學當下看得更廣、想的更遠。

本以為陰霾密布的2020過後,世界能早日恢復正常運作,然而臺灣今年的疫情與去年發展大不相同(雖然都一樣需要全島團結抗疫),想到去年的這個時候還可以準備考試,每週外出,甚至是跟朋友吃飯等等,今年除了沒有畢業典禮外,轉學考也大多變成書審了,不知道接下來的國考是否會延期,從五月中便渾沌未明的未來,令人感到憂心。

我能在去年僥倖上岸,一路走來必須感恩很多人,所以特別想分享自己的備考過程,希望能作為後續戰友的參考。

離考選部近就是有這好處,放榜隔天馬上跟金榜拍照

2021.06.13

寫於宜蘭,轉眼已是碩班畢業典禮一年之後。

參考資料、用書

臺北大學社工系童伊迪老師的建議(2018年5月):

社會工作:林萬億、王永慈

社會工作直接服務:謝秀芬(個案)、莫藜藜(團體)、李易駿(社區)

社會工作管理:黃源協

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:黃源協、蕭文高

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:沙依仁(臺大已故教授)

社會工作研究方法:簡春安

我自己有的書(即2014–2018年間北大社工系用書):

林萬億(2013)當代社會工作:理論與方法。臺北市:五南出版。(三版)

林萬億(2013)社會福利。臺北市:五南出版。

謝秀芬(2010)社會個案工作:理論與技巧。臺北市:雙葉書廊。(三版)

黃源協、蕭文高(2017)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。臺北市:雙葉書廊。(三版)

政大圖書館借閱:

Ronald W. Toseland, Robert F. Rivas 著;許臨高,莫黎黎譯(2000)團體工作實務。臺北市:雙葉書廊。*(同為北大社工系用書)

李易駿(2017)當代社區工作 : 計畫與發展實務。臺北市:雙葉書廊。(五版)

黃源協(2014)社會工作管理。臺北市:雙葉書廊。(三版)*(同為北大社工系用書)

沙依仁(2003)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。臺北市:五南出版。(三版)

簡春安、鄒平儀(2004)社會工作研究法。臺北市:巨流出版。(二版)

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上課內容(講義或PPT):

劉素芬老師(103)社會工作概論、林昭吟老師(104–1)社會福利概論、施侒玓老師(105–1)社會團體工作、陳芬苓老師(105–2)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、張紉老師(106–2)社會工作管理、(104–1)人類行為社會環境

特別感謝:

林羿伶社會工作師

林彥竹社會工作師

林志祥社會工作師

附註:

近十年來及格率逾20%排名表

101–1 (3331/1455)43.68%*王增勇教授並以此為文〈親愛的社工,我把錄取率提高到 44%!〉

107–1 (1660/606)36.51%

108–1 (1997/535)26.79%

109–2 (3191/790)24.76%

106–2 (2340/497)21.24%

104–2 (3666/759)20.70%

我所參加的109–2是近七年來錄取總人數最高的一次(也是第二次考試錄取率最高的一年),雖然107、108兩年是第一試的上榜率較高,但長期看來第二次考試在人數跟上榜率都比較高,雖然變項還有很多(如第二次是畢業季後,應屆生多;或歷屆出題難度不一等,上述的統計不過是簡單的次數分配),不過都是希望準備110–2的夥伴們要對自己有信心,加油!

--

--